此行金门,连续两天参加每日19:30... 查看更多
此行金门,连续两天参加每日19:30... 查看更多
金门地区仅存的书院,乾隆年间由黄汝诚先生捐资改建,包含有仪门、讲堂、厢房等建筑,后由乡人集资兴建朱子... 查看更多
值得带家庭朋友及小孩来一起体验看看古时的书院环境,里面有活动可以参加书法写真等等活动 ,推荐来金门一定要来这瞧瞧 !
此行金门,连续两天参加每日19:30 在总兵署集合的「后浦美丽小镇之旅」导览,第一天不小心掉队,后来在「浯江书院」重新找到导览,第二天没有跟丢,「浯江书院」是导览老师安排的第四个景点介绍,得知金门曾经有四个书院,「浯江书院」则是如今硕果仅存!
金门蕞尔小岛,本岛面积约134平方公里,「浯江书院」距离总兵署不远, 不仅武功强盛,文风亦殊,因人才辈出,金门中举人数占同安县的比例极高,使有「无金(门)不成同(安)」的谚语!
书院渊源上溯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曾于西元1153年担任同安县主簿,当时金门为同安辖地,多受薰陶,因此金门在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建浯江书院时,也在书院后方建朱子祠加以奉祀!
第二天的导览老师,在书院有讲桌的厅堂,解说侧壁两旁看到的木简牍,上方所写人名是金门的博士名录,十分具有创意的Idea令人激赏!可谓是~
邻近总兵署
武盛文亦殊
侧壁木简牍
博士人名录
导览老师特别提到她20多年前移民到金门时,两旁侧壁还有很多空位,现在则已经快排满了,推想书院周边就有中正国小、金城国中、金门高中比邻, 书院的博士人名录, 应该适切地发挥了历史、地缘强大气场的承先启后激励效果 !
金门地区仅存的书院,乾隆年间由黄汝诚先生捐资改建,包含有仪门、讲堂、厢房等建筑,后由乡人集资兴建朱子祠祭祀朱熹,藉以感念期教育金门之功。光绪30年浯江书院曾改制为小学堂,后做为官方办公处所,历经几度翻修,仍保有传统形制和木造架构,其中朱子祠被列为国定二级古蹟。
并列齐放的桌椅,面对着前方的朱熹像,学子们的朗朗书声,仿佛在耳边响起。在喧闹的城区,浯江书院是一个安静的角落,让踏入参访的旅人们深刻感受学子们在讲堂中勉励的模样。历史上的金门文风鼎盛,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曾在宋高宗绍兴23年(西元1153年)担任同安县主簿,当时金门为同安辖地,相传朱熹任内曾两度莅临金门岛,金门人受朱熹教化,读书风气更盛。金门人为感念朱熹,所以于清乾隆45年(西元1780年)建浯江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