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
有免费游园接驳车 适合全家大小不用担心脚力
停车场就在入口前 雨中樟树林~超美
可欣赏40分钟歌舞表演 场地优
若脚力可以可以走路游园 风景优 "但一定要防蚊"
去年至雾台途经三地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著名的山川琉璃吊桥,今年趁大鹏湾长泳之行,特地前来!
结果在玛家这一头看到了横跨干涸、宽大溪谷的吊桥,后来被位在旁边的「台湾原住民文化园区」吸引了注意力,虽然园区门票可以折抵吊桥费用 30元,参观完园区时却已将日落,到吊桥三地门那一头参观就待之后有机会再来!
由入口旁颇大的地图简介,看得出来文化园区占地很大,分为五个区以原住民各族语言命名的区域,购买150元门票后进场,先到首先见到的八角楼,参观有关大港口事件的展览「看见听不到的历史」,八角楼展示空间虽然不大, 与大港口事件有关的画作与装置艺术,却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有感大港口事件始末,因耆老凋零,人口外移等因素,逐渐成为无声的历史,经细心爬梳后,将满清统治时期,官兵侵夺原住民土地,征战多回无法取胜,佯装谈和将部落青壮诱出隐身的山林,再以事先挖好内藏尖戟的壕沟狙击,使部族精英尽失,血脉面临中断的危机,以当时疑似看破敌人的诡计,为何仍入虎口,及事件为何成为无声的历史,延伸至探讨现今原住民常须在时代迁移中,面对如何定位人我、安身立命的深沈议题! 可谓是~
大港口史迹 满清统治期 攻坚难取胜 已发现有异
消声无讯息 侵略夺领地 佯和突狙击 为何不闪避
后世细爬梳 争战数回合 青壮中埋伏 人我的定位
轮廓渐清晰 转进入山区 壕沟藏尖戟 深沉的议题
看完展览,走出八角楼,一旁空地有颇多游园车,是园区规划不定时接驳游客往返各区的代步工具,因时间充足,选择步行游览,由App测得入口至最远的富谷湾区,距离约两公里!
途经两座吊桥,其中一座视野辽阔的一面,可以看到山川琉璃吊桥与砂石车来往络绎于途的溪谷,走至塔玛麓湾区与富谷湾区,园方沿着山坡地形,搭建了十三个原住民部族的房屋,屋宇构筑参照详实,有远观即能猜测出是参照花莲光复乡阿美族太巴塱部落搭建的眺望台与部屋,及雾台鲁凯族的石板屋,由此推测其他各族的部屋必也十分写实,若没机会到部落参看,在这里也能够比拟实境地观察了解!
各族部落屋取材因其所住地区的地形特性而有不同,在山林能取用的木头、竹子、石板与茅草等不同组合下,造型各有特色!
园区在各族部落屋间的空地,规划有因应若参观者为团体时可做团康的游戏区,因非假日,这天中学与小学生各有一个团队来此校外教学,寓教于乐,颇令人羨慕!
走到娜麓弯区的歌舞馆时,两点半开始的表演已经过了五分钟,到一旁的「原住民族生活型态展示馆」参观,有各部族生活型态蜡像展示,人物服装各有特色,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看完回到户外,听到歌舞馆内传出高昂嘹亮的歌声! 可谓是~
原民文化园 各族部落屋 中小学野游 两座吊桥走
分为几个区 造型殊有奇 户外教学地 看山川琉璃
频繁游园车 木竹石茅草 下午两点半 八角楼展览
最远两公里 因地而制宜 演馆歌舞艺 大港口史迹
台湾是有许多原住民文化的宝岛,我们在原住民文化园区体验且学习了许多不同原住民文化的特色和美术工艺品,我推荐这个地方因为这里非常富有寓教于乐的意义,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大家可以细细地品览这个地方的各个原住民特征内容,同时也支持台湾在地原住民的物产与手工艺品吧!